编者按:平凡铸就伟大,敬业孕育光华。在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道路上,应县人民法院涌现出一批批先进典型。他们始终怀揣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非凡的业绩,深刻诠释着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法官干警的良好形象。
为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应小法分期推出应县人民法院“身边榜样”人物事迹展示,展现先进典型的人物风采,传递温暖人心、振奋士气的榜样力量,激励和鼓舞干警们见贤思齐、争当先进,持续助力应县法院高质量发展。
今天,为您推出的是应县人民法院“身边榜样”——法官李万争的故事。
李万争,中共党员,1987年进入应县人民法院担任书记员,后任助理审判员,在杏寨法庭及大临河法庭从事民事审判工作,1993年担任经济法庭副庭长,后担任民三庭庭长及杏寨法庭庭长,现为速裁团队一级法官。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李万争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员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坚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执法办案紧密结合起来,把公正司法、主持正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作为一名法官,李万争同志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深深根植于审判事业,忠实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把公平正义贯穿于每个案件审理的全过程,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秉公执法,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突出的成绩。近年来,应县人民法院案件数量逐年增长,作为民事法庭的业务骨干,他身上的担子也随之加重,工作也更加繁忙,在担任速裁法官这一年里,就审理了408件民事案件,办案数位居全院第一且实现结案率100%。
李万争法官常说:“民事案件看似简单,实则法律关系、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不仅需要法官细心、耐心,还要有公正之心和爱心,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常识。”他多年潜心钻研民事审判业务,加强庭审引导,针对不同矛盾的特点、不同身份的当事人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在他审理的案件中,有夫妻破镜重圆、有朋友重归于好、有邻里冰释前嫌、有遭遇侵权当事人及时得到赔偿。无论面对什么案件,他总是认真研判,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经验,练就了化解矛盾的超强本领。他始终把办案与法官的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确保办案质量,尤其面对一些复杂疑难的案件,他总会恰到好处地结合法律和当事人特殊因素“对症下药”,力争把每一件案件都办成经得起考验的铁案。
青蓝相承
法官助理姜瑜眼中的李万争
李万争法官是一位作风正、业务精、能力强的好法官。对于我这样初入法院工作的年轻助理,他总是悉心指导、耐心帮助,让我快速融入工作、收获成长,也倍感温暖。
草拟判决书时,我常常千头万绪,焦头烂额,甚至因为理不清案件思路焦虑到失眠。而他总能精准地把握每一个案件的情况,听到当事人的名字就能开口梳理出案情、剖析出问题的关键点。也许是看出了我的局促,他语重心长地说:“写判决书时候不需要一字不落地还原当事人的话语,而是要抓住双方争议焦点,有的当事人语言表达可能不清晰,但事关案件的细节绝对不能遗漏,总结提炼庭审中双方意见很重要。”他的指导让我豁然开朗。无论是法律关系、审理思路,还是调解技巧、文书撰写,只要我存疑的地方,他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两年时间,我的工作逐步步入正轨,干得越来越得心应手。
三十多年的审判工作使他成为法庭的“活法典”,也成为我心中敬佩和追崇的榜样。他是良师,更是益友。在他身上,我看到了无数司法工作者对公平正义的坚守,看到了法律带给人们的幸福和向往,是他带领我一步步在法治道路上前行,坚守正义的底线,维护法律的尊严。
最佳搭档
书记员安建英眼中的李万争
2023年是我作为李万争法官书记员的第十年,“要善于从琐碎的事情中找规律,并且重复去做,肯定没问题”,这是他在这十年间对我说过最多的话。
在他悉心指导下,我从最初的迷茫彷徨,到积攒了大量工作经验,终于在工作上赢得了一份从容。
民事案件常常遇到朋友之间、夫妻之间、邻里之间“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纠纷,每一个案件审理后,他总会为我们耐心分析案件的事实,倾听我们的意见,并鞭策我要多看多问多想多总结。久而久之,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更丰富了我针对类案的思路。
记得那是一起侵权纠纷案件,天刚亮,他就打电话说需要实地勘察地块界限要早些出发。到现场后发现需要测量的地块中有一块坟地,当时我很抵触,蹑手蹑脚跟着测量,但对他来说貌似很习以为常,还时不时地鼓励我,告诉我工作中难免遇到自身“忌讳”的事情,只要心存正义,圆满解决纠纷,心里就踏实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就是在这样平凡琐碎的工作中,有了这样一位良师的指点和引导,我才得以一点点成长,每一天都充实且满足。
从几张简单的木质桌椅到如今的智慧法庭建设,从手写文书到无纸化办案,变化的是外在环境,不变的是那份为民情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临近退休的年纪,李万争法官仍然坚守在办案一线,用公正的判决和成功的调解,践行着一名扎根基层、默默坚守的法官对正义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