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县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强制力,运用执行强制措施,成功执结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案件背景
申请执行人杨某与被执行人李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在判决生效后,李某并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杨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过程
案件迅速进入执行程序,办案法官向李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李某陈述其名下有汽车一辆,但拒绝提供车辆线索,承办法官明确告知李某拒不配合执行工作的法律责任后果,李某仍声称不履行义务。法官依法对其启动司法拘留程序,送达了拘留通知书。
李某看到拘留通知书后情绪激动,竟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接警人员得知李某是因拒执被采取强制措施后,也告知其应当配合执行工作。
执行法警将李某暂扣于执行感化室内,并为其播放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警示视频。
当被执行人李某被戴上手铐押解于送监车辆内时,李某意识到了法院对其行为的“零容忍”,明白法院要动“真格”了。
“法官,我今天一次性履行!”
随后,李某主动将案件执行款打入法院指定“一案一账户”,案件顺利执行完毕。
执行教育感化室
今年,应县人民法院于办公主楼设立两间“执行教育感化室”,结合法治宣传教育及柔性感化措施,助力解决执行难题。
被传唤、拘传到案的被执行人被带至感化室,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短片中被执行人具有因拒不申报财产、有能力履行但拒不执行、规避执行或妨碍执行等情形而被司法拘留、罚款、被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相关案例及被执行人自我反省的独白,以真实、生动、震撼的案例击溃被执行人的心理防线,促使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义务。
聚焦执行
近年来,应县人民法院执行局不断加大对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力度,采取多种执行强制措施,对“老赖”行为雷霆出击,切实提高了自动履行率和执行到位率,全力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