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您的案件将在“云上”开庭
一早,应县人民法院南河种人民法庭的法官蔡世葆便来到调解室调试设备,为即将开始的在线庭审做准备。
“原、被告双方都能听清楚吗?”
“那好,现在开庭!”
“活到老、学到老,年轻时候判决书都是手写,后来学会了用电脑打字,现在都能熟练地网上开庭了,信息化的审判管理体系确实大大提高了审判效率。”
从新冠疫情后,蔡世葆法官更加认识到互联网庭审的重要性,开始积极转变观念,迎难而上,主动学习“云”平台使用及操作流程,“隔空”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如今,“云”审理已成为南河种法庭常态化开庭方式。
熟练运用数字法院系统
信息化、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是老法官们适应新时代法院工作过程中的一道的“鸿沟”,而从事法院工作三十余年的南河种人民法庭庭长王宏海却是熟练运用数字法院系统的典型。
王宏海常常在分案后还没拿到卷宗之前,就已经开始在数字法院系统上查看材料,及时了解案件信息,为案件审理做充足准备。
目前,通过定期进行计算机使用、审判管理软件操作及办公自动化培训,南河种人民法庭两个审判团队,上到老法官,下到年轻的法官助理、书记员、调解员,均可熟练使用数字法院系统和智慧庭审系统,并切实将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实战能力,有效提升了信息化系统运用能力和线上办案的操作水平,在工作中实现了“让数字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科技的蓬勃发展为能动司法注入新动力
南河种人民法庭是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司法便民利民水平,高效便捷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十分迫切。实质化运行后,通过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迅速配齐信息化基础设施,及时对数字法院系统及智慧庭审系统等智能化软硬件设备进行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建设,使得智慧法院成果在基层落地生根。
下一步,南河种人民法庭将在智能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应运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干警对智能化应运的认识,强化信息化建设理念,从而提高智慧法院应运水平和应运深度。同时对部分老同志适当进行小范围“一对一”指导,确保实现各系统人人掌握、人人熟练,以高度的信息化方式促进诉讼服务智能高效和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